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学校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建于1945年,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距离省会合肥和新桥机场不足80公里,京沪高铁和商杭高铁在此经停,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人。同时,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100多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学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7个、本科专业71个。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有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26个。

二、招聘对象
1.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当水平的专家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2.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和外专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3.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青年千人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学术骨干:包括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5.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优秀博士(后)。国(境)外优秀青年人才必须是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且有3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三、招聘学院与专业名称
友情提示:投递简历需先 登录 会员,才能投递!没有会员请先 注册!
备注:
1.打有“※”的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权,打有“*”的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权。
2.以上所有专业原则上只招聘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海内外优秀博士(后)。
3.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常年招聘,不受当年招聘计划限制。
四、引才方式
分全职岗位和非全职岗位,非全职岗位每年在校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月。
五、人才待遇
人才类型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岗位薪酬(万元/年) | 安家费(万元) | 学校给予的首付比例 | 享受首付的住房面积(m2) | 其他待遇 | ||
---|---|---|---|---|---|---|---|---|
自然科学类 | 人文社科类 | |||||||
杰出人才 | 200-500 | 50-100 | 120 | 100 | 30% | 200 | 安排配偶工作,助手2名,专车1台 | |
领军人才 | 200~400 | 40~80 | 80~100 | 60~80 | 30% | 180 | 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 | |
青年拔尖人才 | 150~200 | 30~60 | 25~35 | 30~40 | 30% | 160 | ||
学术骨干 | 100~150 | 30~50 | 20~30 | 20~30 | 30% | 160 | ||
国(境)外优秀青年人才 | 第一层次 | 8 | 6 | ≥14 | 18 | 30% | 140 | |
第二层次 | 8 | 4 | ≥12 | 16 | 30% | 130 | ||
第三层次 | 8 | 4 | ≥10 | 14 | 20% | 120 | ||
国内优秀青年人才 | 第一层次 | 6 | 3 | ≥10 | 16 | 30% | 130 | |
第二层次 | 6 | 3 | ≥9 | 12 | 20% | 120 | ||
第三层次 | 6 | 3 | ≥8 | 8 | 10% | 100 |
1.工资收入。博士进校后,工资收入为:保底薪酬+奖励性绩效。不同的岗位层次对应不同的奖励性绩效。
2.住房分配。新进人才,可购买校内家属区全产权住房一套,学校按照住宅均价提供对应比例的购房首付。首付面积外的房价,享受校内职工购房优惠价待遇(约3300元/平米,是市场价的一半)。
3.医学博士进校后,除了在学校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可到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医技服务,在附属医院的劳务所得,不计入学校支付的保底薪酬。
4.配偶安置。优秀博士配偶,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安置;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采取“校内聘任”的方式安置。
5.特需人才待遇,一人一议。属于团队引进的,在科研启动费上按照现有标准的1.5倍给予倾斜。
六、应聘须知
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代表性论文、专利等材料直接投递至rcc@aust.edu.cn。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老师,电话:0554-6638830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邮编:232001
邮箱:rcc@aust.edu.cn (投递简历邮件主题:中国博士人才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安徽理工大学
二〇一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