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高校招聘>广西高校招聘>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0日

广西师范大学坐落在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单位,具备“本硕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增设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学科实力雄厚,软件工程学科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4年软科学科排名全国第22名(前15%)。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单(2024第655名)、进入ESI全球前1%。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入我们,为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建设好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共同奋斗!

一、招聘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

二、招聘方向

    计算机体系结构(紧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紧缺)、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紧缺)、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区块链、数字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网络、机器人等计算机相关方向。

三、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高尚,学风严谨;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身心健康;

4. 全职来校工作。

(二)人才岗位类型及主要条件

1. 一类岗位

在相关学科领域享有国际、国内公认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学术造诣精深,取得重大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引领相关学科进入国际国内一流学科行列的高层次人才。

2. 二类岗位 

具有较好的学术发展基础和相当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

3. 三类岗位

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具备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科研技术优势和综合实力,或具有相当学术造诣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4. 四类岗位

 国内高水平大学任职的教授,学术水平高于其所在学科教授平均水平,或具有相当学术造诣的海内外人才。应聘者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需具有正高级职称。

5. 五类岗位

 具有突出教学科研业绩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学术造诣的优秀学者。应聘者原则上年龄在42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

6. 六类岗位

紧缺专业教授,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聘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

7. 七类岗位

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博士后。应聘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紧缺学科、业绩成果突出或具备较强工程管理与开发能力的可适当放宽。

8. 师资博士后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四、人才待遇

(一)学校提供全方位、多样化保障及福利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1.薪酬待遇:享受有竞争力的年薪、学校代表性科研成果奖励及其他绩效奖励;学校建立薪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待遇的竞争力。引进顶尖人才待遇可一事一议。

2.科研保障:根据对应岗位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畅通的岗位发展通道和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同时,视人才的实际科研工作需要,提供办公条件、实验环境和设备支持。

3.优良的生活条件:提供人才及教师周转公寓,并享受丰厚的安家费及住房补贴。

4.岗位聘任:第六类、七类岗位优秀人才到校后可申请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独秀青年学者、年薪制。

5.职称认定:引进的博士后人员,按照广西有关政策,可申请认定副高级职称。对引进的博士,在引进时若无职称,到校工作后5年内可享受专业技术七级(副高级)的工资待遇,其职称资格、任职年限、入岗年限以实际取得及上级正式审批为准;5年后如果未评上副高职称,则按照当时实际评聘的职称和岗位给予相应的待遇。

6.第一至第四类岗位人才配偶具有学士学位的,学校安置工作;第五类岗位紧缺学科人才配偶(具有硕士学位的,学校安置工作;具有学士学位的,学校推荐工作),非紧缺学科人才配偶,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学校推荐工作。

7.引进人才子女可申请入读学校的附属学校。

8.引进人才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可推荐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9.引进人才通过申报及认定,可享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引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及桂林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津贴、购房补贴和个税奖励等人才补助。

(二)学院在学校提供的待遇之外,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在科研、教学、生活等方面配套相应的待遇。

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自治区示范幼儿园。

广西师范大学卓然学校:一流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学校着力打造“卓雅”文化,培养中西合璧、形象雅,语言雅,行为雅和品位雅的学生。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荣获“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和“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学校,以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校风好、声誉佳、是全国知名外国语学校,近三年一本率超过92%,最高达97.5% 。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西10所重点中学之一,广西首批2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是广西同时具有“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首批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两项称号的重点高中,历年高考成绩位于广西前列,连续多年被清华大学认定为生源基地校。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位列中国大学出版社前10名,在地方大学出版社中排列榜首。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唐老师、廖老师

办公电话:0773-3560629

办公邮箱:gxnujsjxy@163.com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1、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教职工8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6人,副高职称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博士生导师35名,双聘院士2名;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西八桂学者、广西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广西杰青等省部级人才30人次。拥有《离散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数据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与部署虚拟仿真实验》5个自治区级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和“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李先贤教授领头的国家“万人计划”研究团队、广西大数据智能与应用人才小高地研究团队、“多源数据处理与安全”广西八桂学者研究团队、“智能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广西八桂学者研究团队、“泛北部湾区域性经济信息集成管理”广西八桂学者研究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和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等7个创新研究团队。

2、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多源信息挖掘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应用数学中心(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区域多源信息集成与智能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智能无人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3、人才培养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广西唯一具备软件工程“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学院。学院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广西、珠三角、北上广杭等区域和城市,部分的毕业生供职于国内互联网一线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和部队等等。建院以来数百名优秀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到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4、科学研究

学院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数据安全、区块链、图像与视频处理、生物信息处理、信息隐藏、多媒体安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跨媒体计算、教育大数据、需求工程、博弈论、形式化分析与验证、编码密码理论、组合设计、边缘计算、情感计算等研究方向形成了多个科研创新团队。学院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澳大利亚ARC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一批重要项目,科研经费5200多万元;在TPAMI、TDSC、TIFS、TKDE、TIP、TIT、TMM、TNNL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在AAAI、IJCAI、CVPR、ACM MM等国际著名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1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30多篇;获得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5、仪器设备

学院建立了人工智能超算集群(GPU服务器总价1000+万元)、高性能计算平台、区块链研发平台、多媒体计算平台、大数据存储服务平台、智能视觉平台、智能机器人平台等实验平台和环境,仪器设备总值4500多万元,满足学院师生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的需求。

 

桂林市简介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境内山水风光举世闻名,有着“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独特风貌,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

桂林市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

桂林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重庆、南京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是广西最大的民用航空港,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2条,可通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48个国内城市及日本福冈、韩国首尔、泰国曼谷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桂林机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通航包括港、台在内的75个国内城市和雅加达、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仁川、泰国曼谷。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于1941年,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厚,享誉区内外的公办品牌学校,1954年被确定为广西10所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成为广西首批2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2015年通过广西首批“科技人才培养特色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为广西同时具有“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首批一星级特色普通高中”两项称号的重点中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历年高考成绩位于广西前列,自1981年以来,学校培养了6位广西高考状元,是广西培养高考状元人数排名前五名的学校,是201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认定的广西十大名校之一。学校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名优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连续多年被清华大学认定为生源基地校。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于1984年。学校先后荣获“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资质学校、“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学校、“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示范性特色学校”、“全国合格外国语学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创新教育示范科研基地”等称号,是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大学等三十多所全国著名高校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注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参加高考19年来先后近180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000多人考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全国“双一流”大学,200多人考入国外知名大学。作为外国语学校,学校的英语教研教改和教学特色突出,硕果累累,先后有2000多人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对外交流频繁,先后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独立高中、布鲁姆高中和德国Friedrich-List-Schule高中缔结为姐妹学校,2015年正式被授牌成为全广西唯一的ACT-GAC教学考试中心和桂林市唯一青少年托福考试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