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湾国家实验室2024年度博士后招聘启事
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5日岗位:博士后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是中央管理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实验室主要承担国家战略科研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实验室发展需要,现公开招聘科研人员。
工作地点: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
岗位要求:全职到实验室开展工作。
(一)精准设计与智造平台团队
【团队介绍】精准设计与智造平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陈凡研究员,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团队以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人工智能和工程技术等交叉学科的青年骨干人才为主,聚焦农业生物品种精准设计的重大需求,基于表型组学、时空组学、多维组学等组学技术,通过高通量表型鉴定、基因分型与种质鉴定,建立标准化的表型数据、开展种子设计与创造的数字化模拟 “类精准式评价”;结合基因精准操控、微生物环境互作、数据智能,打造基于种子全景数据的高通量“数字设计育种”平台,推进“生物技术(BT)+ 大数据技术(DT)+ 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决策育种技术。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招聘方向一】
大数据工程小组:设计、搭建和维护实验室数字基础架构,实现实验室科研数据的高效安全存储、计算和访问,为实验室数字类研发提供数据保障和算力支撑。
1.大数据平台博士后3名
【岗位职责/研究方向】
(1)育种数据库构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算法研究;
(2)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表型组解译算法研究。
【申报要求】
(1)获得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农学等理工类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岗位1要求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或几种常用的编程语言,熟悉大数据分析算法,具有生物大数据分析经验者优先;岗位2要求具有良好的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领域研究基础,具有动植物表型组学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著名期刊或CCF推荐的A类会议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招聘方向二】
智能决策育种:研发大数据分析工具,整合挖掘多维组学、表型性状、生长环境和种养管护数据,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育种决策系统,为农作物育种和性状改良研究提供先进的AI解决方案,提高种子创新的效率和准确性。
1.智能决策育种博士后3名
【岗位职责】
(1)开发新一代AI技术,探索其在生物育种和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2)研发智能农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决策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等。
【申报要求】
(1)获得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等)或交叉学科(如生物学、农学)且有人工智能和工程背景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5)热爱科研,勤奋踏实,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招聘方向三】
表型组学平台:研发应用新一代表型采集装置,对人工控制环境以及普通农田中的农作物表型特征与农艺性状,进行多尺度、高通量、高精度、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汇总,为实验室开展农作物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研究,提供平台支撑与数据支持。
1.表型组学平台博士后3人
【岗位职责】
(1)自动化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的开发;
(2)表型大数据的智能化挖掘与应用;
(3)高通量作物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分析。
【申报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沟通及写作能力,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4)满足以下任意一条:1)图像分析、机器学习等相关研究经验;2)具有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相关研究经验;3)具有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背景;4)具有计算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背景。
【招聘方向四】
单细胞时空组学平台:开展单细胞和时空转录组学研究,实现最新技术在实验室的应用,优化实验流程,通过解析细胞和组织水平基因表达的高精度信息,推动实验室种子创新研究。
1.单细胞时空组学平台博士后 3名
【岗位职责】
(1)基因组与基因调控网络解析;
(2)时空组学在精准设计育种的应用。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学、农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代表性成果,在相关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勤奋踏实,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招聘方向五】
种子鉴定分型平台:开展种子入库审核、表型鉴定、种质评价和基因型鉴定分析等工作,实现实验室种质资源数据化,为下游科研任务提供种质资源和种质数据支撑。
1.种子鉴定分型平台博士后 3名
【岗位职责】
(1)种子表型鉴定、种质评价和基因型鉴定分析等工作;
(2)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化,为科研任务提供种质资源和种质数据支撑。
【申报要求】
(1) 获得植物学、育种学、农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等背景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5)热爱科研,勤奋踏实,具备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一)水稻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水稻创新团队以李家洋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研究水稻在高产、优质和生物非生物逆境应答方面的分子机制,并进行分子设计育种与从头驯化研究,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招聘方向】
(1)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机制解析及品种培育;
(2)水稻抗病抗虫的分子机制解析及品种培育;
(3)水稻秸秆利用与循环农业;
(4)水稻耐盐碱分子机制与品种培育;
(5)四倍体野生稻从头驯化;
(6)旱稻与节水稻的分子机制解析及品种培育。
1.博士后2-3名
【岗位职责】
(1)独立/协助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2)独立/协助团队申请科研项目;
(3)协助团队进行项目和实验室日常管理。
【任职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统计学、数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学科)博士学位, 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精通基因组学、表型组学中的至少一种;
(3)精通Python/R/C/C++/Web/Shell/Perl编程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
(4)熟悉Linux操作系统,熟悉docker/git等基础应用工具;
(5)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热爱科学研究,工作认真负责,态度严谨,时间观念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2.博士后5名
【岗位职责】: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在分子遗传学、生理生化或细胞生物学方面有系统研究经验,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与钻研精神,身心健康,工作踏实认真,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并有能力独立从事水稻研究工作。
3.博士后5名
【岗位职责】
(1)水稻养分高效利用的遗传基础和高产高效协同机理;
(2)水稻穗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3)提高水稻制种效率的分子机制研究;
(4)水稻株型的调控网络;
(5)水稻穗发芽抗性调控的分子机制与育种利用;
(6)水稻超亲早熟的分子机制及育种利用;
(7)籼粳交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及育种利用。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学、农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接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5)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文章,在相关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二)野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
野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钱前院士,团队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创新,聚焦于水稻农艺性状的解析与利用、分子育种等领域。野生稻作为水稻种质资源的天然基因库,历经了漫长岁月与自然选择,积累了诸多栽培稻不具备的优异特性,展现出对耐冷、耐热、耐盐、耐旱、耐涝、抗病、抗虫等各种环境胁迫的强大抵抗力。这些独特的优势使野生稻成为现代水稻育种中宝贵的遗传资源,为栽培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无限可能。为了充分发挥野生稻的巨大潜力,团队致力于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全面收集、精心保护、深入研究和创新利用,并努力将上游的基础研究和下游的育种产业链结合,解锁野生稻中的优异基因,为栽培稻的遗传改良提供强大的支持,期望能突破水稻育种的瓶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团队鼓励多学科交叉的合作创新,欢迎来自农学、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不同研究背景的有志之士加入。
【招聘方向】
(1)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
(2)野生稻基因组大数据构建;
(3)野生稻抗病分子机制解析及种质创新;
(4)野生稻耐盐碱分子机制解析与种质创新。
1.博士后3名
【岗位职责】: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与钻研精神,身心健康,工作踏实认真,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并有能力独立从事水稻研究工作。
2. 博士后2-3名
【岗位职责】
(1)独立/协助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2)独立/协助团队申请科研项目;
(3)协助团队进行项目和实验室日常管理。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统计学、数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学科)博士学位, 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精通基因组学、表型组学中的至少一种;
(3)精通Python/R/C/C++/Web/Shell/Perl编程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
(4)熟悉Linux操作系统,熟悉docker/git等基础应用工具;
(5)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热爱科学研究,工作认真负责,态度严谨,时间观念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7)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三)生物固氮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生物固氮研究团队以杨维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团队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聚焦生物固氮与作物生产应用,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固氮微环境构建机制、作物-固氮微生物互作机制和探索非豆科植物人工合成固氮途径,为实现作物固氮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方向】
(1)固氮与非固氮植物比较基因组学;
(2)作物微生物联合固氮;
(3)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机制。
博士后 4-5名
【岗位职责】: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四)猪基因组与育种团队
【团队介绍】
猪基因组与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为赵书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团队立足国家生猪种业重大需求,聚焦猪基因组与育种研究,创新并利用功能基因组学、表型组学、统计遗传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结合生物组学大数据来解决生猪育种问题,支撑生猪育种科技发展,持续选育优良猪种,满足人们对动物蛋白不断增长的需求。
【招聘方向】
(1)猪多组学技术创新与重要性状遗传机制解析;
(2)动物糖蛋白结构及功能解析;
(3)猪智能表型组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制;
(4)猪基因编辑与抗病育种;
(5)猪数字智能育种体系创建与新品种(系)选育。
博士后3-5名
【岗位职责】
(1)猪多组学与重要性状形成机制解析(1-2人);
(2)猪智能表型组技术创新(1-2人);
(3)猪基因编辑与抗病育种(1人);
【申报要求】
(1)获得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信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分子生物学、病毒学、人工智能、农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兽医、生物化学、化学、结构生物学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接受过分子遗传学、基因编辑、动物遗传学、智能表型组设备研制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蛋白组学方向要求熟练掌握常用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方法,包括定量蛋白质组学、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及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软件等,接受过蛋白表达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色谱、质谱检测及质谱数据分析、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3)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4)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5)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有国际合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五)鸡遗传育种团队
【团队介绍】
鸡遗传育种团队立足国家种业重大需求,聚焦鸡基因组与遗传育种研究,综合利用统计遗传学、多维组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分析方法,解决肉、蛋鸡遗传育种问题,选育优质抗病的肉、蛋鸡品种。
【招聘方向】
(1)性状的遗传定位及其潜在分子遗传学机制的解析;
(2)天然免疫与抗病机制研究与利用;
(3)基因组选育技术开发与利用;
(4)基因编辑新技术开发;
(5)遗传功能评价技术开发与应用;
(6)鸡新品种(系)选育。
1.博士后3-5名
【岗位职责】
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动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兽医学、生物信息学、数学、计算机、免疫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合格及以上;
(3)对家禽遗传学、免疫学和育种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经验,对育种、编辑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保持敏锐的兴趣和了解;
(4)熟悉常见的遗传分析工具和统计软件,具有动物遗传育种、分子病毒与免疫、生物信息等相关学习或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5)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六)牛遗传育种团队
【团队介绍】
牛遗传育种团队立足国家种业重大需求,聚焦牛基因组与遗传育种研究,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统计遗传学、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技术手段,多维度解决我国/世界牛育种发展的瓶颈问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牛品种/系。
【招聘方向】
(1)牛泛基因组构建及重要性状遗传机制解析;
(2)牛智能表型组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制;
(3)牛基因编辑及胚胎发育调控;
(4)牛高效选育技术创新与新品种/系选育。
1.博士后10-16名
【岗位职责】
(1)牛多组学技术创新与重要性状遗传机制解析(3-5人);
(2)牛智能表型组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制(2-3人);
(3)牛基因编辑及胚胎发育调控(3-5人);
(4)牛新品种(系)选育(2-3人)。
【申报要求】
(1)获得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信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兽医、化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接受过分子遗传学、基因编辑、动物遗传学、智能表型组设备研制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有国际合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七)肉羊功能基因组和智能品种设计团队
【团队介绍】
肉羊功能基因组和智能品种设计团队首席科学家为韩建林教授。团队围绕肉羊功能基因组及新品系选育展开工作,重点聚焦肉羊育种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围绕肉羊表型组高通量精准测定技术研发、肉羊经济性状大效应基因资源挖掘、遗传机制解析及其创新性应用、突破性肉羊新遗传资源的设计与创制和全舍饲肉羊纤维性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向,部署肉羊育种全产业链科技研发。
1.博士后3-5名
【岗位职责】
(1)智能表型组高通量精准测定技术研发;
(2)肉羊重要性状大效应基因资源挖掘及遗传解析;
(3)高效选育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品系选育;
(4)全舍饲肉羊纤维性饲料资源高效利用;
(5)基因编辑育种。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营养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有国际合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八)大豆种子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
大豆种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田志喜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WR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学探索奖、中欧大豆哈伯兰德奖等奖项。团队面向大豆在生产和科技创新上面临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聚焦大豆单产提高和耐盐碱等核心任务,围绕大豆产业链进行上、中、下游一体化设计,利用多维组学、群体遗传学、生物化学、系统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联合分析方法,解析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网络,培育高产优质耐逆大豆新品种。前期在大豆基因组、种质资源演化、重要基因克隆和优异新品种培育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 等学术期刊。
1.博士后4名
【岗位职责】
(1)大豆基因组与基因调控网络解析(2名);
(2)大豆重要农艺性状关键调控基因挖掘与育种技术创新(2名)。
【申报要求】
(1)获得生物学或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岗位1要求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熟悉Linux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Perl或其他语言编程,熟悉多种生物信息研究相关软件,具有较好的生物统计学基础,熟悉各种统计方法;岗位2要求熟练掌握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具有大豆研究经历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2.博士后3-5名
【岗位职责】
(1)大豆基因组与基因调控网络解析。
(2)人工智能决策的大豆育种技术体系创新。
【申报要求】
(1)获得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农学等理工类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岗位1要求能够熟练使用Perl或其他语言编程,熟悉多种生物信息研究相关软件,具有较好的群体遗传学和多维组学数据分析能力;岗位2要求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分析基础,具有表型组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学建模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6)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九)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
【团队介绍】
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为严建兵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聚焦玉米种业创新领域的源头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以玉米耐密高产、高蛋白高产和全株利用为核心目标,围绕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一体化设计,着力在玉米杂种优势、资源高效利用、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大数据驱动的育种理论与模型、育种前沿技术开发、基于群体改良的种质创新等方向持续攻关,为耐密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和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技术和资源。
博士后5名
【岗位职责】
(1)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2)参与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
【申报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有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合成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学习和科研背景,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沟通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质量研究论文,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6)身心健康。
(十)农业生物多维组学平台团队
【团队介绍】
农业生物多维组学平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罗杰教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2023年全球前2%科学家及高被引科学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973"课题等。团队围绕作物发育及抗性、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和发掘利用等课题,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开发、作物基础研究及品质育种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Molecular Plant等国际顶级期刊,目前在植物代谢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招聘方向】
(1)多维组学检测技术开发;
(2)生物分子互作表征技术开发;
(3)农业生物功能多维组学研究。
博士后若干名
【岗位职责/研究方向】
(1)多维组学检测技术开发;
(2)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3)功能多维组学研究。
【申报要求】
(1)身心健康,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或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较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6)申报专业背景要求(至少满足以下任一条研究经验要求):
1)具有分析化学、物质纯化、样品预处理材料和技术开发研究背景;
2)具有质谱成像技术、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开发背景;
3)具有单细胞分离和富集,单细胞代谢组检测和分析研究背景;
4)具有生物分子(代谢物、蛋白质、DNA、RNA等)互作研究背景;
5)具有结构生物学背景,能熟练掌握蛋白表达、纯化、结晶、冷冻电镜等蛋白结构解析相关能力;
6)具有分析化学、物质纯化与核磁鉴定经验;
7)具有蛋白质组检测与分析研究经验;
8)具有表观组学研究及数据分析经验;
9)具有较强的生物信息学背景,或深度学习、网页构建及软件开发等经验,计算机相关专业者。
(十一)油菜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
油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郭亮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团队通过结合基因组、代谢组和表型组等手段全面解析油菜油脂合成与抗非生物逆境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实现油菜优异种质资源→优异基因挖掘→优异基因功能解析→优异基因利用,为培育高含油量和抗逆强的油菜品种打下基础,将优异的QTL/基因和种质资源应用到油菜的遗传改良中。在Genome Biology、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系列论文。
博士后5-8名
【岗位职责】
(1)油菜基因组学和多组学研究;
(2)油菜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3)油菜分子育种。
【申报要求】
(1)获得作物、植物、生物信息或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1-3 篇,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能熟练阅读文献,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十二)作物抗病机制与技术团队
【团队介绍】
作物抗病机制与技术团队首席科学家为周俭民研究员, 2017-2023连续七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荣获“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21年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杰出成就奖”、“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团队聚焦水稻、小麦和油菜生产中的重大病害-水稻稻曲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和油菜根肿病等,破解病原致病的关键靶点和机制,挖掘广谱优良的抗病基因并解析其作用的分子基础,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基因资源。
博士后6-8名
【岗位职责】
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SCI文章,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6)申报专业背景满足以下任意一条研究经验要求:1.具有分子遗传、生物化学、植物病理、作物功能基因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2.具有较强的生物信息学背景、计算机深度学习、数据库构建、组学研究相关算法开发背景;3.具有基因组设计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经验。
(十二)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团队
【团队介绍】
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团队以李立会为首席科学家,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攻克利用冰草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研究为基础,以小麦-冰草远缘杂交创新种质为材料,开展突破性新种质创制、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示范推广工作,并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研究冰草基因在小麦中的作用机制和协调表达网络,解答冰草是如何改良小麦并实现大幅增产的重大科学问题。
【招聘方向】
(1)育种岗:高产广适、优质、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小麦新品种培育;
(2)资源岗:小麦-冰草远缘杂交突破性新种质创制和评价鉴定;
(3)研究岗:小麦-冰草新种质关键基因克隆、功能解析和育种效应分析;
(4)栽培岗:小麦品种生理学基础研究、栽培措施配套和品种示范推广。
博士后6-8人
【岗位职责】
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作物育种学、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接受过良好的研究训练;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4)热爱科研,勤奋踏实,学术道德良好,治学态度严谨,身心健康。
(5)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十三)营养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
营养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为唐克轩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团队围绕作物品质改良和营养强化方向,利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生物学元件进行挖掘和功能解析,开发适配不同目标营养物质高效定向合成的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底盘工具,致力于实现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品质提升和营养强化。
博士后5-8人
【岗位职责】:完成团队布置的具体科研任务。
【申报要求】
(1)获得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基因组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非首次入站博士后,前期出站考核应为考核合格及以上;
(3)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文章者优先考虑;
(5)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有意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登录专属报名链接https://yzwgjsys.iguopin.com/进行报名。
咨询电话:0898-37365583、0898-6588112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 14:30-18:00)
实验室按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择优通知进入面试环节的应聘者前来现场竞聘报告及答辩。未进入面试环节者,不再另行告知。
1、为博士后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场所及研究环境;
2、博士后工作协议时间为3年,可享受以下福利待遇:
1)实验室提供博士后综合年薪35万起(含工资、福利补贴、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各种税费、五险一金等);
2)依据科技城引进人才认定标准,实验室协助申请认定科技城E类人才(具有博士学位者并在科技城缴纳社保,可享受税前40万元现金奖励+40万元安居房购房补贴),奖励分5年发放,不纳入实验室综合年薪范畴;
3)依据海南省博士后管理办法,实验室协助申请博士后日常经费,税前15万元/人/年,总计不超过2年,不纳入实验室综合年薪范畴;
4)依据科技城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享受一次性就业奖励、职称提升奖励等福利;
5)子女入托、入学等按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待遇执行;
3、根据博士后聘期(出站)考核结果,续聘或录用时优先考虑。博士后期间取得突出成绩的,可直接聘为青年科学家或工作人员。
本次招聘长期有效,招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