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招聘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29日

学校概况

(一)第一层次

1、两院院士,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境外知名学者。 

2、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6年;柔性引进人才每年为我校完成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工作,原则上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 

(二)第二层次

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863与973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负责人,中国自然科学奖、中国科技进步奖、中国科技发明奖获得者(其中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一、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境外学者等。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6年;柔性引进人才每年为我校完成学科建设及科研等工作,原则上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 

(三)第三层次

1、具有博士学位与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1篇和B类学术期刊论文3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6篇,其中SCI二区及以上论文2篇)。

2、海外人才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近五年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SSCI学术期刊论文1篇和我校规定的B类学术期刊论文3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6篇,其中SCI二区及以上论文2篇)。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6年,应保证全职到岗;柔性引进人才每年为我校完成学科建设及科研等工作,原则上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 

(四)第四层次

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近五年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省政府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自然科学省政府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C类及以上学术期刊论文5篇,其中A类1篇或B类2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C类及以上学术期刊论文5篇,其中A类3篇)。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五)第五层次

1、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省政府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自然科学省政府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三,三等奖排名前二);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B类学术期刊论文2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2篇)。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六)第六层次

1、“985”重点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毕业(授位)的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B类学术期刊论文2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2篇)。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七)第七层次

1、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毕业(授位)的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B类学术期刊论文1篇,自然科学至少发表我校规定的A类学术期刊论文1篇)。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来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聘期,一般为8年,应保证全职到岗。

注: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博士人才网:http://www.91bo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