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人员公告

发布来源:博士人才网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0日

学校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为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以来,成立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2023年以来,建设省级智慧烟草现代产业学院、咖啡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3821亩,校舍面积77.46万㎡。设有22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1592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5万余人。在职教职工1933人,其中高级职称93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青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青年人才3人;霍英东青年基金2人、青年教师奖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239人。

学校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有省级一流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5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分库、省级种质资源圃(库)等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40个;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2023年以来,董扬教授团队葡萄资源研究核心成果在《Science》封面发表,魏红江副校长团队培育基因编辑供体猪实现全球首例肝异种器官人体移植。

学校秉持社会服务甘于立地的理念,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目标,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兴边富民,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构建“六个一”服务模式,聚焦云南省“1+10+3”产业,组建科技特派团(队)40个,建设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35个,院士专家科技小院58个,种植养殖示范基地200多个,全覆盖云南129个县域,累计服务1000余个村庄、3000多家企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00余个(项)。推广林下中药材经济产业,累计种植达11000余亩,培育“滇禾优615”旱地优质稻,示范推广70余万亩,粮烟协同、经粮协作200万余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坚持“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服务科研、服务社会”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110所海外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获教育部批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近1000人;先后主持GEF、EU、ADB、IRRI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办学86年来,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61项。连续15年获省定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人才层次简介

(一)首席教授

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具备引领学科发展,承接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
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

2.中国工程院院士;

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4.“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

5.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前2;

6.与上述条件相当,学术技术水平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世界级或国家级杰出人才能力,能完成首席教授岗位职责的人才。

(二)讲席教授

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就显著;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项目任务及学校“双一流”建设重要任务;具备突出的科研和团队建设组织能力。

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有效人选;

2.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3、一等奖前2、二等奖排名第1;

3.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席教授、讲座教授;

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

6.“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7.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

8.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9.“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10.世界著名大学成果丰硕的终身教授;

11.所获创新性成绩或创造性科技成果得到同行公认,学术技术水平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成长为世界级或国家级杰出人才的潜力,能完成讲席教授岗位职责的人才。

(三)特聘教授

取得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具备推动本学科较快发展的教学科研能力。

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4.“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5.国家级“海外优青项目”入选者;

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7.中宣部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8.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9.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前3,二等奖前2;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1;

10.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自然科学类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11.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重大创新、做出重大贡献、同行公认,科研学术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先进水平,在学科领域能完成特聘教授岗位职责的人才。

(四)优聘教授

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做出突出贡献,同行公认,科研学术成果具有领先水平,坚持在科研教学一线工作。 博士学位,年龄46-50周岁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4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领军人才;

2.省部级科技奖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或二等奖2项(排名第1);

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或其他省(市、区)一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4.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或部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负责人;

5.主持2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基金面上及以上项目),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自然科学类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期刊分区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当年发布的为准,中科院I区论文3篇以上),或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且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中科院I区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

6.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

7.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岗位所述条件相当者。

(五)优聘副教授

具备较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绩,有一定社会影响或同行认可度,潜心一线研究。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且具备下列业绩条件之二:

1.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后经历,且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经历;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自然科学类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中科院I区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

3.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专项入选者或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其他省(市、区)同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4.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青年人才;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6.省部级科技奖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

7.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科学奖及教育教学奖”获得者,或同级同类别奖项获得者;

8.应届博士毕业生以第一作者,自然科学类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增发学术论文1篇或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增发学术论文3篇以上(中科院I区论文1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9.能力水平或业绩与本岗位所述条件相当者。

(六)青年博士

青年博士岗位根据学术能力和业绩分为A、B、C、D四类。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重点考察近5年学术贡献。

1.A类:具备下列业绩条件之一:

(1)新增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以第一作者,自然科学类在国际知名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中科院I区论文1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3)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或入选其他省(市、区)同层次青年人才项目。

2.B类:以第一作者,自然科学类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Ⅱ区以上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4篇,或I区1篇加Ⅱ区1篇;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3.C类:以第一作者,自然科学类在中科院I区或TOP期刊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Ⅱ区以上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人文社科类在CSSCI、SSCI或A&HCI刊源(不含扩展版)的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4.D类:符合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学术成绩未达到C类及以上要求。

各类人才层次的待遇、人才服务与保障和考核等按照《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办法》规定执行,具体事宜可咨询各招聘岗位联系人。

 

招聘公告

 

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云人社发〔2016〕182号)等法律法规,根据工作需要,经云南省教育厅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核准,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人员7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统一考试,综合评定,择优聘用。

二、招聘岗位及人数

云南农业大学共公开招聘博士人员72名。具体招聘岗位及招聘条件,详见《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博士人员计划表》(附件1)。

三、招聘范围

符合岗位条件要求和本公告其他要求的人员均可报名。具体招聘范围和条件,详见《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博士人员计划表》(附件1)。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年龄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四、应聘人员条件

(一)报考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任职资格、职业(执业)资格及技能要求;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报考:

1.现役军人;

2.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

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吸毒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况的人员。

3.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人员。

五、报名及资格初审

(一)报名

不接受现场、短信或来电报名。应聘人员登录“云南农业大学招聘系统”(网址:http://rsc.ynau.edu.cn/zp)进行网络报名,报考人员按以下流程操作:

登陆“云南农业大学招聘系统”(网址:http://rsc.ynau.edu.cn/zp)→注册报名信息、登录→填写报名信息、上传应聘材料→核对信息、提交(将应聘材料发送至所报岗位审核指定邮箱)→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等待下一步通知。

(二)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截止至2025年12月31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当年有效,在招聘岗位人数未招满前,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均可报名。

(三)报名材料

应聘者根据所报岗位要求,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证明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报考岗位所要求的全部毕业证、学位证。

其中,暂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当年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所读学校研究生院(处)出具并加盖公章的2025年12月3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明材料、成绩单和专业证明(包括被证明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拟毕业时间、所学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等内容);

3.国(境)外留学回国人员须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和成绩单;

4.报考岗位的招聘专业方向有要求的,须提供专业方向证明材料;

5.招聘岗位要求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须提供本人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出具的党员证明材料(离报名时间半年内的方为有效);

6.报考岗位所要求的其他支撑材料。

(四)资格初审

资格初审由云南农业大学负责,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进行,所学专业不在选定的参考目录中,但与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类同的应聘人员,可以主动联系招聘单位确认报名资格,应聘人员可同步查询初审结果。资格审查包括应聘资格审查和学术资格审查。

(1)应聘资格审查

招聘单位根据个人应聘材料,按照招聘岗位的基本条件、学历及专业要求等方面对应聘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审查未通过的不进入学术资格审查环节。

(2)学术资格审查

校学术委员会各院级分委员会或学科领域专家组按照择优的原则对应聘人员开展学术资格审查。根据应聘人员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工作计划和专家推荐信等材料,开展学术业绩与岗位匹配综合评估,学术资格审查未通过的应聘人员不进入面试环节。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取消应聘或者聘用资格。资格初审结果将通过“云南农业大学招聘系统”(网址:http://rsc.ynau.edu.cn/zp)告知应聘人员。

(五)有关要求

1.应聘人员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2.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3.报名时,应聘人员务必在提交报名信息前认真核对,确保信息无误,报名时所填专业须按照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填写(含括号内的专业方向)。

4.应聘人员填报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应聘人员负责。

5.应聘人员弄虚作假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取消本次应聘资格。

六、资格复审

面试前开展资格复审,应聘人员需按要求提交应聘材料原件,云南农业大学严格按照招聘条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复审通过者方可参加面试。

资格复审时间、地点等事宜将另行公告通知,请应聘人员保持电话畅通。

七、面试

本次招聘岗位免笔试,采取面试的方式进行。

(一)面试时间及地点

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将另行通知,请应聘人员保持电话畅通。

(二)面试要求

资格复审合格的应聘人员进入面试,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四舍五入后均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面试设最低合格分数线70分,其中等额面试的岗位设最低合格分数80分,未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说课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专业技能、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等。面试包含心理测试环节,心理测试不计入面试成绩,其结果为面试提供参考。

八、综合成绩计算

本公告中所有岗位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

九、考察

根据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顺序,按照计划招聘人数等额确定参加考察的应聘人员。由云南农业大学组织开展考察工作,采取实地考察或信函考察等方式,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同时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情况。考察结果作为确定聘用的主要依据。

十、体检

考察合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体检。由云南农业大学组织应聘人员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应聘人员为孕产妇在孕产期的,经医院确认可以申请延期体检,待生产过后或妊娠终止,按国家相关政策产休假结束一个月内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操作手册执行。应聘人员对体检结论有疑问时,应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个日工作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组织一次复检,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参加体检视为自动放弃,不予聘用。

十一、公示与聘用

根据考察和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网址:http://hrss.yn.gov.cn/)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没见有问题或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聘用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十二、岗位待遇

(一)本次公开招聘人员纳入事业单位编内人员管理,执行国家和我省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工资有关政策规定。

(二)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地点为云南省普洱市,待遇按云南省相关政策及热带作物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十三、招聘纪律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应遵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招聘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开展公开招聘时,涉及与应聘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的,本人应主动申请回避。

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过程中,对违反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招聘单位和工作人员依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5号)进行处理。

招聘工作由云南农业大学校纪委全程参与纪检监督。

十四、重要提示

(一)公开招聘公告通过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网址:http://hrss.yn.gov.cn/)和云南农业大学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ynau.edu.cn)面向社会发布,后续相关招聘信息请及时关注云南农业大学门户网站,因查看其他渠道的错误信息造成的报考失误,由应聘人员自行负责。

(二)本次公开招聘考试专业目录参考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等(附件2-4),教育部认证的国(境)外院校的学科专业,部分学科专业不在选定的参考目录中,但与岗位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类同的应聘人员,可以主动联系招聘学院、部门确认报名资格。招聘学院、部门将根据应聘人员所学课程与所要求的学科专业的相似情况等进行资格审核。

(三)本公告所附相关文件与公告具备同等效力,请报考人员仔细阅读。因不遵守规定或个人疏忽造成的报考失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担。

(四)本次招聘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也不举办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请考生不要相信任何有关的宣传推销材料,以免受骗上当。

(五)未尽事宜由云南农业大学负责解释。

十五、联系方式

(一)具体事宜请咨询各招聘学院,联系方式详见《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博士人员计划表》(附件1);

(二)咨询电话:0871-65227681;

(三)监督电话:0871-65227693;0871-65227694;

(四)报名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871-65227681。


 附件1: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博士人员计划表(已附下方)

 附件2: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2022年)

 附件3: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截至2023年6月30日)

 附件3: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3年6月30日)

附件1:2025年云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博士人员计划表
编号 招聘单位
名称
岗位
代码
岗位
名称
招聘
人数
学历
学位
年龄 专      业 其他
招聘条件
备注
1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25001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72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联系人:石老师
座机:0871-65227730 
手机:15925119926
邮箱:36509602@qq.com
2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25002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1001植物学、071007遗传学、071009细胞生物学、0710Z1/0710Z2生物信息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05微生物学
3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025003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5畜牧学、0909草学、071002动物学
联系人:兰老师
座机:0871-65220061
手机:13529071346
邮箱:2304205650@qq.com
4 动物医学院 2025004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6兽医学、0952兽医
联系人:李老师
座机:0871-5228865
手机:13106690519
邮箱:lileicau@126.com
5 植物保护学院 2025005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4植物保护、0710生物学
联系人:刘老师
座机:0871-65228722
手机:13888561990 
邮箱:254393235@qq.com
6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006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76/0830/0971环境科学与工程、0713生态学、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联系人:刘老师
座机:0871-65227651
手机:15391361526
邮箱:43931207@qq.com
7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025007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832/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082203/086004发酵工程
联系人:戴老师
座机:0871-65227843
手机:18387115181
邮箱:dtynongda@163.com
8 园林园艺学院 2025008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201果树学、090202蔬菜学、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2Z0设施园艺学、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710Z1/0710Z2生物信息学、071007遗传学
联系人:许老师
座机:0871-65227654
手机:13668757967
邮箱:1650379536@qq.com
9 园林园艺学院 2025009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834/0973风景园林学、1305/0872设计学
10 烟草学院 2025010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703化学、0710生物学、0901作物学
联系人:欧阳老师
座机:0871-65227816
手机:15925203620
邮箱:oycr6018@126.com
11 茶学院 2025011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90203茶学、0703化学、071005微生物学、0832/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
联系人:刘老师
座机:0871-65225530 
手机:18469131962
邮箱:306063584@qq.com
12 水利学院 2025012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72/0801力学、081401岩土工程、081402结构工程、081403市政工程、0815水利工程、081803地质工程、082802农业水土工程、0859土木水利、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联系人:廖老师
座机:0871-65227762
手机:18788402812
邮箱:282112833@qq.com
13 机电工程学院 2025013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828农业工程、0802机械工程、0808电气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联系人:张老师
座机:0871-65227770
手机:13759417167
邮箱:271628109@qq.com
14 理学院 2025014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01数学、0270/0714统计学、0702物理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2/077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35软件工程、0854电子信息、0774/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70401天体物理
联系人:张老师
座机:0871-65226191
手机:15808888208
邮箱:1227116494@qq.com
15 理学院 2025015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03化学、081704应用化学、0773/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16 大数据学院 2025016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74/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775/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35/085405软件工程、0901作物学、085404计算机技术、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0901作物学仅限智慧农业方向。
联系人:白老师
座机:0871-65224590
手机:13888254619
邮箱:ynnddsjxy@126.com
17 建筑工程学院 2025017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772/0801力学、0814/085901土木工程、0773/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5905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125601工程管理、125602项目管理、0871/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0813/0851建筑学、0833城乡规划学、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85410人工智能 0773/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为土木工程专业或力学专业。
联系人:赵老师
座机:0871-65150580
手机:13658835767
邮箱:37645362@qq.com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18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101哲学、0301法学、0302政治学、0401教育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602中国史、0603世界史、0712/0870/0970/1071科学技术史、0201理论经济学 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
联系人:范老师
座机:0871-65227854
手机:13888464598
邮箱:fqh65227854@163.com
19 经济管理学院 2025019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201理论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0871/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1251工商管理、1203农林经济管理、1204/1252公共管理
联系人:张老师
座机:0871-65228583
手机:15198751152
邮箱:906613260@qq.com
20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25020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303社会学、0352社会工作、070502人文地理学、120203/1254旅游管理、120404社会保障
联系人:王老师 
座机:0871-65229978
手机:18487193892
邮箱:wxueli2020@163.com 
2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25021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文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
22 外语学院 2025022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新闻传播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6高等教育学、030207国际关系、030208外交学 本科、硕士均为英语类专业,且英语专业八级为合格及以上。
联系人:白老师
座机:0871-65220188
电话:15974814379
邮箱:ynwybg@163.com
23 体育学院 2025023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40101教育学原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40104比较教育学、040106高等教育学、040110/078401教育技术学、0403体育学
联系人:范老师
座机:0871-65226053
手机:15708714804
邮箱:973904987@qq.com
24 国际学院 2025024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1203农林经济管理、1204公共管理、1256工程管理、1202工商管理、0814土木工程、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823交通运输工程、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4/0973风景园林学、045174汉语国际教育、0501中国语言文学、045101教育管理
联系人:陈老师
座机:0871-65819249
手机:13888749030
邮箱:939611714@qq.com
25 热带作物学院 2025025 教学科研(专业技术岗位) 博士研究生 18周岁以上、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0304民族学、0710生物学、0713生态学、0832/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0901作物学、0902园艺学、0904植物保护、0907林学、0973/0834风景园林学
联系人:张老师
座机:0879-3028685
手机:13769957693
邮箱:ynryhr@126.com
合计 72人  

云南农业大学

2025年2月9日